笔趣阁 > 抗日之超级兵王 > 第三百二十九章:海军司令陈绍宽

第三百二十九章:海军司令陈绍宽

笔趣阁 www.xbiqugew.com,最快更新抗日之超级兵王 !

    第三百二十九章:海军司令陈绍宽(求订阅、求月票)

    周卫国知道电报发到第九战区司令部之后,他们肯定是会派人来接收这批海军战舰的,只是周卫国怎么也没想到海军如此重视这几艘军舰,竟然连海军司令陈绍宽都出动了。

    陈绍宽在陆军界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与同时期的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陈诚、薛岳以及朱德等人相比相差甚远,但是此人在海军界却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啊。要说国民政府里面对海军最懂行的非这位陈上将莫属了,余者不值一提。

    陈绍宽,字厚甫,福建闽侯县胪雷乡人,生于1889年,祖辈以手工为业。父陈伊黎,原是海军水手,后升为中士管舱。

    年轻的时候陈绍宽先是在南洋水师学堂学习,在校期间勤学苦练,毕业时就有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并掌握了相当的航海技能。

    陈绍宽到舰任职不久,某年因奔母丧回家,乘“镜清”舰由沪航榕,舰长杨某未上船,嘱陈主舰。依照海军惯例,倘舰船3年没有进出某港口,则驶入此港时,可请引水员领航。“镜清”舰已多年未到福州港,且闽江口至马尾航道地势错综复杂,依例船到马祖岛或川石附近,就可请人领航。

    但陈却亲自驾驶,安全驶抵马尾。一个上尉军官初次率舰进港,竟不请人领航,且安抵目的地,此举轰动了当年的海军界。

    1915年12月,南方革命党人陈其美在上海设计夺取北洋军舰,曾使杨虎、孙祥夫等与“肇和”舰枪炮大副王某里应外合,强夺驻泊在高昌庙的“肇和”军舰。是日适逢星期日例假,海军总司令李鼎新以下官员均不在司令部,独少校副官陈绍宽在部,闻讯即奔旗台,以旗语传令在港的“海琛”、“应瑞”两舰开炮射击,并令“舢舨出军”,夺回了“肇和”军舰。

    事后,北洋海军部长刘冠雄以总司令李鼎新、练习舰队司令徐振鹏疏忽失职,分别加以处分,“肇和”舰长黄鸣球被革职监禁,陈绍宽则从少校副官擢升为“肇和”舰上校代理舰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阶段,陈绍宽以驻英大使馆武官身份随英国海军上将司令齐立克(Jalico)在旗舰参加与德国海军交战的著名的格罗林战役,他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得到英国海军当局和常识。战后,获英国女王颁发的欧战纪念章。

    大战结束后,陈回国任“通济”舰长,后升任第二舰队司令,还曾担任过杜锡珪(海军总司令)的参谋长。在北洋政府时代,可算是青云直上了。

    1927年,陈绍宽率第二舰队归附国民革命军,并且在龙潭截击北洋军阀孙传芳部渡江,粉碎了孙部反攻南京的计划,使国民政府迅速奠都南京。接着参加第一次西征,率舰攻打唐生智,占领了岳州,奠定了湖南的局面。

    其后,再率第二舰队参加第二次西征,攻打李宗仁。由于屡立战功,陈由第二舰队司令而代理海军部政务次长,继而出任海军部部长。

    中国抗战爆发后,陈绍宽即组织“江阴阻塞线”,封闭长江下游水道,保卫中国的大后方。

    可以说陈绍宽出身于海军,成长于海军,他的前半生更是全部献给了海军。

    这位陈上将得知177师竟然在长江水面全歼了日军第三舰队的主力,还缴获了16艘日军的铁甲舰的消息之后大为惊喜,立即亲自带着海军舰队前来接收那几艘军舰。

    陈绍宽心里是真的很高兴,又很激动。他现在虽然是海军最高指挥官,但是海军的家底已经快要破产了,再没有舰艇补充的话,中国海军就真的成了个空壳子了。

    其实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因为中日战争爆发造成的,其实自辛亥革命以后,海军除接收清廷遗产外,从1912年至1928年的整整16年间,没有添造一艘新型舰艇,到1928年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之时,中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仅3万余吨,还不及外国—艘大型战斗舰的吨位。

    诺大的一个国家的海军总吨位只有区区3万吨,说出去真的是丢人,要知道当时日军区区一艘扶桑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就达到了三万多吨,也就说当时国民政府海军全部舰艇吨位加起来还不如日军一艘大型舰艇。

    有鉴于此,陈绍宽在第一次西征后,且把截留的湖南新浞关税款50万银元悉数用于造舰。他首先向江南造船所定造500吨级的“咸宁”炮舰,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次建造炮舰。

    而海军部成立不久,陈绍宽即向国民政府提出60万吨位的造舰方案,并引证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里建设海港军港的远景规划,提出以日本为假想敌,呈请国民政府在15年内筹拨20多亿元为建设海军经费。

    方案送出后如石沉大海,渺无消息。当时国民政府财库空虚,主要税收关税和盐税等都已抵押给帝国主义国家,实际财政收入少得可怜,哪里还有财力来建设海军呢?

    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军费,相比陆军而言,海军更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随随便便一艘吨位并不大的军舰少则几十万大洋,多则可能达到几百万。

    因此添购一艘军舰的钱则完全可以组建一个团甚甚至于一个师的陆军,所以国民政府每年拨给海军的军费预算非常有限。

    尽管如此经费困难没有使陈绍宽气馁,他从海军每月预算的节余项下挤出款来,陆续建造了“永绥”、“民权”、“民生”和1500吨级的“逸仙”等舰。九。一八事变后,海军部请政府拨款,向日本订造了2600吨级的“宁海”号,还由江南造船所按日本图式建造了同吨级的“平海”号,在建造新舰的同时,陈还致力建造炮艇,改装旧舰。

    从1928年至1936年,经过8年的努力,海军部共建造了7艘军舰和10艘300吨级的宁字号炮艇,另改装了1400吨级的“建安”、“建威”两舰及“户山”、“武胜”、“德胜”、“威胜”、“公胜”、“义胜”、“诚胜”、“仁胜”、“勇胜”、“顺胜”、“青天”等共13艘舰艇。

    至此,海军舰艇的总吨位增至4.4万多吨,力量大为加强。

    然而既便是如此,中国海军的实力依然远逊于日本海军。尽管中国陆军也同样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陆军毕竟国民政府还能仗着人多与日军周旋抗衡,虽然败仗不断,然总还是有拼杀的本钱。

    海军就差远了,与弱小的中国海军相比,日本海军堪称巨无霸。

    此时的日本拥有完全自行设计与生产的世界一流的海军武力,日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完整的舰队,共有285艘大型的军舰,海军总吨位为一千四百万吨。

    而中国只有能够在内河与沿岸活动、小型、陈旧的舰艇57艘,五万九千吨。因此以海军的战力而言,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是连正面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进行偷袭、爆破以及施放水雷作战。

    尽管实力相差悬殊,但是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海军却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尽管各种舰艇在吨位、性能、火力上远不如死敌日本帝国海军。但海军军人却无愧于中国海军的军魂,勇敢顽强的迎战扶桑强敌,可以说战至只剩下最后的一舰一艇,有些舰艇战沉后,还是将其武器和零部件打捞上来继续打击日本侵略者。

    而随着江阴海战的结束,中国海军失去了自己的主力。海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陈绍宽成了光杆司令,他的心情极其沉重,没有了海军的中国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万里海疆的控制权。

    不过他不后悔,尽管主力全数沉在江阴。但是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次听到陆军竟然缴获了日军16艘大型军舰,这让陈绍宽再次看到了海军崛起的希望,因此他不顾战场凶险,亲自赶来接收这批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