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宋锦绣 > 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

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

笔趣阁 www.xbiquge.bz,最快更新皇宋锦绣 !

    赵信当然很清楚,这些船匠的实力,他在选择验证的项目上面,也没有去选择哪种,明显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的想不,比如说,大型的多层甲板,火炮仓,甚至是大型火炮的后坐力问题的。这些项目,没有足够庞大的船身,根本没有办法测量。

    最大的一个才监制过800料的船只,总不可能一下子,就扩展到8000料吧,10倍的提升的,那可不是的简单能够扩张。

    按照盖伦船得到标准,800料,不过是200多吨,不到300吨,他称之为大型帆船,实际上,还是有些勉强的,一般而言,只有在500吨以上船只,才能够称之为大型。

    在西班牙和英国鼎盛的时候,他们的主力,庞大的战船船队,基本上都是七八百吨,四层,五层的甲板,一下子拥有超过100门火炮的,可怕战争武器。

    未来,几乎肯定的,定海军的主力战舰肯定是这个层次,这样的火炮,不说是以一敌千,只要搭配合适,强悍的火力,足以摧毁一切。

    这些都是以后解决的问题,这个测试,主要是把原来的平底的,四四方方的海船,逐步的向着窄型海船靠拢,狭长船身,更加适合高速的航行,可以减少阻力,这些在低速的时候,不怎么起眼,可是在高速,在深海,效果就相当的明显了。

    除了船身的变化,其他方面最重要的帆,帆的不同,对于船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跟中国式帆船,传统的硬质方形帆不同的是,西方的船上面,帆的种类繁多,从横帆,纵帆,混合帆。

    中国是帆船的硬质方形帆,实际上,就是横帆,他们可以吃到足够的风,给船舶提供动力,纵帆,也就是三角帆,是一种可以来回转动的帆、操作简便,顺风逆风都可以使用,受风向影响小,顺风时不如横帆,但逆风航行能力强。

    全部都是纵帆构成的船只,大部分,都在一些小的帆船之上使用,毕竟,没办法获得足够的动力。

    在真正远洋船只之中,多是使用混合帆,在日常的动力获取之中,多是使用横帆,在遭遇到逆风的时候,当横帆不起作用的时候,就会使用纵帆,在逆风或者不适合的状态下使用,这样两全其美。

    不同的布局结构,这些不可能一一得到验证,能够解决一个,就可以解决一个,赵信已经把所有能够想到的都给想到了,在整个测试的项目之中,选择的都是比较有特点的。

    比如说,前方突出的伸长的桅杆,可以增大的整个帆的面积。

    在传统的硬帆之中,是固定桅杆,这样的固定帆,升起降落并不容易,实验性的这种海船,在整个船只的前方,用伸展的围观,拉起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帆,这种三角帆,不但可以让海船,在逆风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动能,也增大的船帆的面积。

    传统船帆,他们是在桅杆上面,桅杆不可能超过整个船的长度,可是向前伸张的桅杆,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增加了一大块。

    海船增加了船体的长度,减少了船体的宽度,以拥有更适合海上航行的船体的,可是这个加长,也不是无限的,一个上百米,甚至是千米的船只,在海洋上,会非常不适合的。

    向前和向后伸展的桅杆,就成为了一个新选择,相对于船体,向前伸展十几米长的桅杆,可以增加船体的长度。

    实际上,在西班牙大帆船最鼎盛的时候,经典的这种帆船模型,帆的面积和大小,几乎是远高于船体本身的,在模型之中,被层层叠叠的帆挡住了整个船体。

    对于软帆的船舶而言,更大的面积,就代表着更受风面积,在合理的重心位置和力学平衡之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动能。

    在普通的风帆战舰时代,动力主要获取,就是风和洋流。

    一般而言,洋流对任何船的影响都差不多,有区别,也是微乎其微的,可是受风程度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在同样高度的桅杆和帆的宽度的情况下,软帆的受风面积,都比横帆要高。

    当风吹起的软帆,被风吹起来,总面积会扩大,虽然有一些角度的问题,可是受到的风力会更高,在阻力相似的前提下,力量越大,速度就会越高。

    盖伦船和西班牙大帆船,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比如说,传统的中国式帆船比起西班牙帆船,在顺风的时候,速度可能会差别的一倍,到逆风的时候,就更加的明显了,只有横帆,没有三角帆的中国式帆船,在逆风的状态下,几乎不可能获得速度,而相反,混合帆在任何的状态下,都可以获得速度。

    在早期的海战之中,速度,就成为了最关键一点,如果火力不足,速度快的话,还可以跑掉,如果火力和速度都不足够,那么跑都跑不掉。

    对于海船来说,因为更加适合远洋的环境,虽然吃水很深,已经不适合在河道,或者是近海的不适合港口停靠,可是他却拥有足够的力学平衡,不停增大帆的面积,不停的增加速度。

    这对于硬帆,还有平底的中国式帆船来说,先不说硬帆不可能快速的增加,不能无休无止的扩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当风变大的时候,受力虽然会增加,可是横帆在狂风之中,要降落下来,就有些困难了,固定的帆,很难降落,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中国式帆船,怕的,就是帆太大了,在狂风暴雨之中,需要降帆来处理,说狂风的时候,软帆也需要降低,可是对于海洋上面,稍稍大一点的,硬帆都要降低,反倒是软帆,在大风天气之中,却可以全面的开启软帆,吃足够的风力,获得足够的速度。

    平底的中国式帆船,他们载货量非常大,风力太大的时候,就很容易侧翻,稍稍大一点的风浪,都容易帆船。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技术所能够解决的,平底船,吃水浅,在同样的的大小的前提下的,载重量的也就较大,在商船,之中,往往是比较好的选择。

    可是当出现一些极端,或者是恶劣的状况的时候,就容易侧翻,连21世纪,都会出现,更别说的在北宋。

    只要进行改变,用尖型船底,替代平板的船体,就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

    钢龙骨的出现,龙骨决定了整个船的地步形状,平船底使用的龙骨,跟海船船底,使用的明显的不同的,有这个,起码在形状上面,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不过,先完成的4个船,他们测试部分并不是很多,有一部分的软帆,却只是一部分,完整的软帆一面,两面的,还没有完成,一个用于验证长桅杆的实验船,却上了一个硬帆,怎么的都感觉到有一定的违和感。

    虽然,可以通过帆的调整,增大的受力面积,也有一定的积极的效果,可是这样的效果,危险性也比较大,毕竟船头哪里,并不安全。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可以测试一些东西,比如说,一部分软帆的性能,比如说,这个尖型船底的性能。

    在21世纪,伴随着科技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原来的理论验证,已经逐步的成为了假说,猜想。

    实验的过程,就是为了验证,这一条路是否能够走通,赵信知道发展的方向,可是他不是专业的工程师,更不是研究者,他不可能知道这些子项目的确切数字,只能够依靠这些实验船。

    可是就算是造出来这些实验船,验证的过程,也不容易,必须把一些额外因素给刨除掉,这就需要一些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北宋的众多行业之中,船匠,是站在世界之巅的,哪怕定海军的这些船匠,他们在整个北宋造船业上面,不是最顶尖的这种,可是也是水准以上的。

    要完成一个船的基本的构筑,需要很多的经验和基础,如何构筑,如何的建造,哪怕他们是按照赵信的要求,构筑的这个,他们也会思考的,一些熟练人员,还可以从操纵的感觉之中,感觉到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一些提高。

    这些提高,有时候是很细微的,稍稍没感觉到,就没有了,赵信必须回去,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到这些东西的好处,争取吧这些子项目集中到一个船上面。

    或许,无法制造出大型的盖伦船,或者是西班牙帆船,可是制作出一些适合远洋的,比较庞大的船只,还是可以,这个组合的过程必须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并且灵巧的应用各个子项目之中的不同的部分。

    如果单纯大的话,只要在原有的中国式帆船的基础上面,扩张,就可以获得,按照有史以来的记载,南海一号是800多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3万料了。

    在明朝时候,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他们也是三四万料的样子,可以肯定,在宋朝的时候,已经的开始使用组合龙骨,否则的话,800吨的船,根本造不出来的。

    南海一号的长度30.4米,在整个中国,超过30米的树木不是没有,很多树木在经过了时间的累积,都可以达到这样的长度。

    可是在的大树上,能够在龙骨上面使用,只是最粗,最强壮的那一部分,要达到30.4米的长度,整体的高度,可能要40米,甚至是50米。

    这样长度的树,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组合龙骨,要选择足够强度,尽可能少的组合,这样的龙骨也不容易找。

    在定海军这里,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使用钢铁龙骨,或许,类似下西洋的大型船舶,出现不了的,可是3.5万石左右,也就是1万吨左右的船舶,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的船,在这个时代,是巨无霸,没有任何船能够跟他抗衡,单纯高高的船,就让任何的接舷战术,无法进行下去。

    不过,这样的船,没有什么用,甚至连火炮都没有办法,大量的放在船上。

    跟盖伦船的多层甲板的,众多火炮的位置,因为在盖伦船,龙骨是重要的,两侧,并不会承受多少的重量,在这种前提下的,可以打开,成为火炮位。

    福船是不行的,再怎么的大,也不行,他们无法如同的盖伦船,或者西班牙帆船那样,在侧舷开炮洞,能够放的,就是前后的少数几个地方,或者是在甲板上,这样的话,火力配备就非常困难了。

    一艘船的甲板有多少,而且在甲板上,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在同样吨位,甚至是更大吨位的前提下,福船都没有足够的战斗力,这也是近代的海洋作战之中验证过的。

    哪怕曾经的西班牙和英国,都没有把最主力的战列舰派过来。类似英国,在18世纪的时候,在东亚舰队,最多就是一个三等或者是四等战列舰,而在国内,真正的主力,绝对是二等,甚至是一等战列舰的。

    就这样,在鸦片战争之中,中国就根本抵挡不住犀利的兵锋。

    类似中国的福船,他们的吨位可以达到2000到3000吨,可是他们能够布置的火炮,最多就是4-6门,可是同样吨位之下,甚至在最小的吨位之下,差别非常巨大,按照风帆战舰的划分,只有一层甲板的6等战列舰,他们最少也是拥有16门火炮,这些船的吨位,远比的福船要小。

    赵信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考虑的只是接舷战的话,福船的弱势还不明显,可是几乎是必然要进入到火炮时代的前提下,多层甲板的超级战列舰,那是对吨位使用的最好选择,在同等吨位的前提下,火炮的数量更多,单纯一面能够投射的火炮也更多,这是必然的选择。

    不过,在信息之中,已经完成的项目,让赵信看重的项目不多,看起来不用特别着急,可是从接到信息的第二天,赵信还是加快了速度,一天时间,连续行进了6个时辰,一共赶路了450里左右,距离海州,只有不足120里的路程了。